系部新闻

系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知行藁城——我系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04    作者:许慧娟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体验省情,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近日,我系组建“知行藁城”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藁城区张家庄镇赵庄村、南龙宫村、梅花惨案纪念馆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支教助学、非遗传承、红色教育等形式,将专业所学与乡村所需紧密结合,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思政引领,点亮童年梦想。抵达赵庄村后,小分队成员第一时间走进赵庄村小学五年级(1)班。在这里,队员们与小学生们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同上思政课”系列活动。他们创新思维,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鲜活真实的案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这些知识理解和牢记。队员们结合专业特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互动课堂,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告诉孩子们如何识别网络安全、牢记“安全密码”“小口诀记心间”等。课后,队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做起了手工,开展趣味互动游戏。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五彩的画笔、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

关爱慰问,传递温暖力量。在赵庄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分队先后走进赵庄村老党员甄院生、李夫庆的家中,开启了一场温暖而有意义的走访慰问之旅。老党员甄院生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他回忆年轻时入党并参与地方建设的经历,深情地说:“我入党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跟着党,为人民服务。这些年,我见证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党带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在与两位老党员的交流中,他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成员。

在赵庄村委会会议室,队员中的师生党员和村党总支的老党员代表整齐列队,庄重地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会议室久久回荡,新老党员的薪火相传,让红色基因在接力中永葆活力。

在对赵庄村特殊群体学生走访调研过程中,小分队成员耐心细致地和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他们送去关爱和鼓励。队员们表示,通过对特殊群体学生的访谈、观察、资料收集,后期会形成帮扶建议,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体验非遗,走进传统产业。为了让小分队成员更好地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受藁城的传统产业优势,他们走进南龙宫村河北龙宫宫面厂体验非遗魅力。在厂区车间,藁城区宫面协会会长王青山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传统宫面制作车间与现代化生产流水线。详细介绍了宫面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手工制作区,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亲自体验宫面“抻、拉、摔、拽”的传统制作技艺。细如发丝的面条,根根分明、柔韧绵长,大家被传统工艺的魅力所折服。

铭记历史,筑牢爱国根基。为加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筑牢爱国主义思想,团队成员走进藁城区梅花惨案纪念馆。在纪念馆内,队员们参观了梅花惨案史实陈列厅、遇难同胞纪念堂等展区。通过泛黄的照片、详实的文字史料、复原的场景,大家详细了解了1937年日军在梅花镇制造惨案的滔天罪行。作为临时“客串”讲解员的解文豪同学激动地说:“今日的和平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坚定爱国信念,加倍努力学习,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基层是最生动的教材”。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在思政教育中启迪智慧,在关爱慰问中传递温暖,在非遗体验中传承文化,在历史铭记中坚定信念。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未来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