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首页 > 学院资讯 > 系部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李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2-06-20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近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10名师生组成的“筑梦宣讲乡村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藁城区开展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深入田间地头,创新理论宣传

实践小分队第一站来到藁城区耿村。耿村素有“中国民间故事第一村”的美誉,多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师生们和耿村的十几名“故事家”围坐在“故事小院”的大树下展开了别开生面的交流。团长李秋红为大家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故事家”们给队员们讲述生动的藁城民间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热烈的掌声时时响起。




“教授虽然说的都是大白话,但讲的都是乡村振兴、民族复兴这些大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我们老百姓对国家的惠民政策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耿村故事协会会长靳春利听完宣讲后说。

围坐在一起“唠家常”的理论宣讲,在耿村还是第一次。其实,小分队里的老师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藁城区区级理论专家宣讲团成员。入团以来,一直致力于深入基层,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基层群众送去“理论大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师生们还深入到耿村乡亲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为乡亲们带去米、面、牛奶等慰问品。


走近传统文化,感悟中国精神

藁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藁城的传统文化,感悟中国精神的传承,小分队来到了位于藁城区屯头村的宫灯博物馆。



“天上北斗星,人间藁城灯”。藁城宫灯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上也悬挂过藁城宫灯。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了藁城宫灯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制作工艺。博物馆内陈列着各式宫灯,汉、唐、宋、明、清各个年代,红纱、木质、纸刻各种材质的宫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队员们纷纷感叹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通过和当地负责人的深入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不仅是艺术价值,藁城宫灯也为当地老百姓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宫灯照亮了当地民众的“小康路”。当地年轻人也越来越多选择留在或回到家乡就业创业,为家乡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为缅怀革命先烈,悼念遇难同胞,传承红色精神,小分队来到位于藁城区梅花镇的“梅花惨案纪念馆”。



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惨烈的历史逐渐立体,辘轳把水坑、碱水坑、血井、三十六口坟,一处处惨案遗址让人不寒而栗,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一段段血泪斑驳的控诉,都是日军累累恶行不可磨灭的历史铁证。穿越历史,队员们不仅感受了当年侵华日军的滔天罪恶,更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宁死不屈、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走出纪念馆的时候,队员们已经满眼泪花,满心愤慨,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须倍加珍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奋进。学生代表毛舟航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过去的我们饱受屈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历史不再重演!”


走进文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为更好地了解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助力,小分队先后走访了藁城农业高科技园区和藁城区岗上村。

在藁城农业高科技园区,师生们参观了西红柿、黄瓜等新品种无公害试种大棚和绿叶蔬菜无土栽培大棚。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西红柿,一簇簇鲜嫩的绿叶菜背后,队员们看到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一台电脑,一个控制箱,一部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只需按动开关,种植者就能掌控大棚的蔬菜种植。“智慧农业”渐行渐近,师生们不仅震撼于现代农业的魅力,更深刻地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岗上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这里,师生们参观了岗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听着讲解员的讲解,队员们感受到了岗上村“大家都是抢着做好事,好人特别吃香”的文明村风。




通过两处走访,队员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感受到中国乡村在党的带领下日新月异,“智慧农业”的发展、现代乡村治理的完善,乡村的方方面面都在逐步完善、发展。身为新时代的后备军,应该发挥所学专业的优势,为乡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

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耿村、梅花惨案纪念馆、岗上村分别签订了校地共建协议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几天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近代饱受磨难的耻辱,更看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十大即将召开,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去,围绕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努力成才,投身基层,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