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马院新闻
位置: 学院首页 > 马院新闻 > 正文

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成晓丽   时间:2023-08-28   点击数:

为寻根红色历史,挖掘红色资源,感悟红色使命,推动学院思政课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陈新、院长李秋红带领师生一行13人赴邢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将星摇篮、革命熔炉”。在抗大广场上,杜冰老师进行题为《红色前南峪和绿色前南峪》的现场教学,师生一起回溯革命印记,致敬峥嵘岁月。登上抗大陈列馆前的108级台阶,走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文献实物,记录着抗大敌后办学的光辉历史,让师生们彷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切感悟“抗大精神”的深刻内涵。



从抗大陈列馆出来,师生们参观了革命先烈居住的石板房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前南峪村党支部继承和发扬抗大精神,治山治水,改天换地,用抗大精神鼓舞、激励、指导新农村建设,把前南峪变为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师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继承和发扬抗大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春风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红村背后有红史”。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了王硇村。王硇村位于河北沙河市柴关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素有“太行川寨”的美誉。作为太行山抗日革命老区,这里曾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深入了解王硇村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让革命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让王硇村在乡村振兴中更具吸引力。结合现实,刘丽娜老师进行了《王硇村历史与文化》的现场教学。



在王硇村党群服务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与王硇村党支部书记王天印就思政课如何服务当地乡村振兴及结合当地红色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深入交流。王天印书记表示,王硇村正在进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希望红色文化资源被更好利用,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未来能有更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的建设做出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陈新表示,希望双方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利用红色资源,建设红色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专业优势,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为革命老区美好未来做出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还向王硇村小学生捐赠了书籍与绘画用具,以书言志,以画传情,寄托了马院师生的殷切期望和深情祝福,也激励着学生们更加努力成为爱国、爱党、热爱家乡、有梦想的人。



“致敬革命英雄,缅怀革命先烈”。在沙河市杨春增烈士陵园,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杨春增烈士敬献花篮并全体默哀,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之情。在烈士纪念馆前,王丽晓老师讲授了抗美援朝的历史,带领大家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勇担时代使命。



在册井乡白庄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瞻仰了抗日英雄范子侠将军墓。范子侠将军墓是沙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丰碑巍峨,英雄浩气长存。马院师生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表达深切哀思。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在白庄村,师生们还调研了当地“旅游+山水生态+传统村落+现代农业+民俗文化”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并就如何结合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做出实际贡献进行了深入研讨。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化为学生行动,推动学院思政课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办公电话:(0311)87625116

E-mail:sjziei@sjziei.com

东校区:石家庄市藁城区天祥大街81号

西校区:石家庄市藁城区天祥大街82号


Copyright © 2021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