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首页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选拔赛的预通知

作者: 时间:2025-05-12 点击数: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

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选拔赛的预通知

 

各系(院、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按照《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文件要求,特举办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促进中外科技交流,举办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打造世界大学生创新教育交流合作国际大平台。积极举办海外区域赛,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

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名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比赛时间

20255-6月

、参赛组别与对象

大赛设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

(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

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职教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具有明确的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突出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内涵的项目。

2.参赛方式

1职业学校(包括职业教育各层次学历教育,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可以报名参赛

2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组别和对象

本赛道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

1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职业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或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创业组

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20206月之后的毕业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 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三)产业命题赛道

参加“产业命题赛道”赛道的项目,具体赛道方案请查看附件1。参赛报名请自行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按照相关要求报名

、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系部,且代表的参赛系部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通知下发之日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往年国赛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跨系(院、部)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各系(院、部)负责审查参赛对象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大赛评审

学院成立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评审与推荐工作。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任:赵立芬  许征程

副主任:马福恒      刘占红  赵惠娟

王志明  范成宝

 员:相关处室负责人、各系(院、部)主任

创新项目专家

、赛程安排

(一)系(院、部)赛阶段

各系(院、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组织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报名,创建项目、填写信息、提交有关材料

各系(院、部)认真做好系(院、部)赛的组织工作,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二)校赛初赛阶段

1.推荐项目

大赛组委会按照5199:00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的参赛项目数确定各(院、部)推荐校赛初赛指标数职教赛道推荐参加校赛初赛的项目数量按照不超过(院、部)项目总数6%的比例推荐;红旅赛道推荐参加校赛初赛的项目数量按照不超过(院、部)项目总数9%的比例推荐。各系(院、部)于52012:00前将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初赛推荐表(附件2),发送至教务处邮箱sjzieijwc2023@163.com,纸质版主任签字盖章后交至明德2号楼230办公室。

2.校赛初赛要求

各系(院、部)推荐的创新项目进入校赛初赛,初赛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进行。

上传项目文件包括:

1)商业计划书(必传,PDF格式);

2)项目路演PPT(必传,PPT或者PDF格式);

3)一分钟展示视频(可选,上传文件要求为MP4格式,视频时长为1分钟);

4)项目相关专利、软著、正式发表论文扫描件PDF版。(可选,上传文件中须将全部原件扫描后合并生成一个PDF文件上传,文件命名为:支撑材料)

各参赛项目于5月22日中午12:00前在网评平台完成资料的上传工作(校赛初赛网评网址待提交推荐表后发布)。

校赛决赛阶段

校赛决赛初步定于6月初,采取现场路演方式进行各项目团队从项目的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方面进行现场路演展示。展示时间限时5分钟,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

、奖项设置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若干。根据材料评审和现场路演结果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其他

报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教务处 高云甫87625077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附件2: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选拔赛校赛初赛推荐表

 

教务处    

202558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天祥大街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