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院、部):
为更好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25修(制)订》相关要求,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请各系(院、部)负责人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的相关要求。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相关依据文件
1.《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25年修(制)订)
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
3.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2025-2030)》(教督〔2025〕1号)
4.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冀教职成〔2019〕43 号)
5.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类)岗位实习标准等系列标准
6.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关于《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修(制)订范围
2025年招生的所有高职专科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制(“3+2”高职)后两年高职阶段专业。
三、工作要求
1.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
各系应聚焦于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深化产教融合、保障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成立由系主任为主任委员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强化专业发展规划,统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与审核工作。
2.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开展调研论证
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形成《专业调研报告》。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趋势,针对行业企业技术革新、岗位需求变化开展专项调研,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形成专业(群)人才培养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明确“行业需求变化→岗位能力重构→课程模块调整”的逻辑链条,调研结果支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现“调研-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
3.对接职业岗位新要求,优化课程体系
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紧密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下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职业岗位新要求,深入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科学确定专业的职业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模块化、项目式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
4.深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推动专业升级
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结合专业特点,分层分类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开发“人工智能+专业”特色课程,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5.规范材料提交
人才培养方案纸质版需经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审核签字,电子版命名格式:“系+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
四、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时间节点 |
工作内容 |
责任主体 |
5月10日前 |
组织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汇报暨专业建设研讨会 |
教务处、各系部及相关处室 |
5月30日前 |
完成专业调研、论证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编制 |
各系 |
6月15日前 |
论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 |
各系 |
6月25日前 |
教务处组织各系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式审查,反馈修改意见 |
教务处、各系 |
6月30日前 |
各系根据反馈修改完善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纸质版需经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审核签字,电子版命名格式:“系+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邮箱(jwcxmsq@163.com) |
各系 |
6月30日前 |
完成公共课课程标准修订,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邮箱(jwcxmsq@163.com) |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 |
7月5日前 |
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方案 |
院学术委员会、教务处 |
7月10日前 |
学院党委会审定方案终稿 |
学院党委会 |
8月20日前 |
各系完成专业课程标准修订,提交电子材料教务处邮箱(jwcxmsq@163.com) |
各系 |
8月30日前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排版成册 |
教务处 |
请各系、院、部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相关工作,按时报送相关材料。
联系人:陈 宁 联系电话:87625079
张 迪 联系电话:87625076
邮 箱:jwcxmsq@163.com
教务处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