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景然,女,博士研究生。
现任生物医药技术系分析检验技术专业专职教师。
学习工作经历:
2007.09-2011.06 获得河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
2011.09-2014.06 获得河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2014.09-2018.06 获得河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8.09-2019.12 就职于云南省普洱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
2020.09-2023.12 就职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任教课程:
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制样技术、食品分析。
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 研究四价铂抗癌前药和模型化合物与相关生物分子及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探索作用的机理并揭示结构与活性的相关关系。
2. 研究抗结核前药的活化过程,建立生物氧化还原系统模型,对抗结核前体药物及其类似物与四价铱的氧化还原过程展开分析。
3. 在环境化学方面,研究Cr(VI) 与人体相关的还原性生物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主持科研项目:
1.四价铂抗癌前药与相关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河北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项目(YB201403, 30万,主持人)
2.四价铂抗癌药与含硫分子及硫氧还蛋白系统活性位点多肽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5201073,6万,第二主持人)
3.探索四价铂抗癌药及其模型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河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2014-11,10万,第三主持人)
4. 高氧化态过渡金属与药物及生物分子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普洱学院专项规划项目 (k2018082, 10万,主持人)
5. 功能性铂类药物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 (60万,团队骨干)
科研成果:
分别在Dalton Transactions,RSC Advances,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等国外著名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化学类二区4篇,且都是封面文章;影响因子 3 以上的文章 7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