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生物医药技术系2025届毕业生毕业答辩工作,全面检验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答辩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构成:组长:杨国利
副组长:刘义青、边蔚、申丽、李丽斯
组员:托育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
主要职责:全面统筹、指导毕业答辩工作,审定答辩工作方案,处理答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监督答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性,确保答辩工作顺利开展。
(二)答辩委员会
成员构成:由3 - 5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组成,设答辩主席1名,负责主持答辩会议流程及把控答辩质量。
主要职责:制定答辩评审细则,组织答辩工作,对学生答辩表现进行评审、打分,确定学生是否通过答辩,撰写答辩评语,提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意见。
(三)答辩秘书组
成员构成:由托育专业教研室部分教师及学生助理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设备调试、材料收集与整理;答辩过程中的记录、拍照、录像等工作;答辩结束后的成绩汇总、材料归档等工作。
二、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5年5月12日 - 5月18日)
完成答辩工作方案制定、答辩委员会组建。
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收尾、自查与修改完善。
答辩秘书组准备答辩所需材料(答辩评分表、记录册等),安排答辩场地及设备调试。
(二)答辩阶段(2025年5月19日- 5月25日)
按照分组安排进行答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8 - 15分钟(陈述5- 8分钟,问答5分钟) 。
(三)总结阶段(5月26日 - 5月28日)
答辩委员会汇总答辩成绩,撰写答辩工作总结报告,对未通过答辩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及二次答辩安排。
三、答辩形式
(一)线上答辩为主
采用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答辩,使用腾讯会议、钉钉等稳定的线上平台,确保音视频清晰、流畅,答辩过程全程录制存档。
(二)线下答辩为辅
邀请在石家庄市实习的部分学生回校,学生现场陈述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提问。
四、答辩程序
(一)学生陈述
学生按照答辩顺序依次通过PPT展示等形式,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及结论等进行陈述,重点突出自己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陈述时间控制在5 - 8分钟。
(二)教师提问
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学生陈述内容及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提出相关问题,问题主要围绕专业知识应用、实践可行性、研究深度与广度等方面,提问数量2- 5个。
(三)学生作答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回答,回答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对于不能当场回答的问题,可记录后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补充回答。
(四)教师点评
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答辩表现进行综合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五)成绩评定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场陈述与回答问题情况,按照评审细则进行打分,确定最终成绩。
(六)宣布结果
答辩主席当场宣布学生是否通过答辩,并告知学生后续修改及材料提交等相关事宜。
五、评审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质量(40分)
1.选题(10分)选题符合托育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选题大小适中,具有可行性。
2.内容(20分)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研究方法科学,数据真实可靠;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能够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格式(10分)符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要求,文字表述准确、流畅,图表清晰规范,无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二)现场陈述(30分)
1.表达能力(15分)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流畅,语速适中,能够准确阐述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内容。
2.逻辑思维(15分)陈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能够合理组织内容,展示研究过程和成果。
(三)问题回答(30分)
1.准确性(15分)回答问题准确、全面,能够正确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
2.应变能力(15分)对突发问题或教师提出的质疑能够快速反应,应变能力强,回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六、成绩评定
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按以下等次进行认定:
(一)优秀(90-100分)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高,现场陈述精彩,问题回答准确无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
(二)良好(80 - 89分)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好,现场陈述清晰,问题回答基本准确,能够较好地体现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三)中等(70 - 79分)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一般,现场陈述和问题回答无重大错误,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四)及格(60 - 69分)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达到要求,现场陈述和问题回答勉强通过,需进行适当修改。
(五)不及格(60分以下)
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严重问题,或现场陈述、问题回答表现差,未达到毕业答辩基本要求,需重新修改并参加二次答辩。
生物医药技术系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