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征文作品选登(一)

作者: 时间:2015-10-09 点击数:

自觉做想干事、干正事、干成事、干好事的信工主人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刘 志 辉

一个国家能不能兴旺发达,一个单位的事业能不能做大做强,原因和要素很多,但根本的是人的观念先进不先进、精神境界高不高、综合素养好不好、奉献意识强不强。归根结底是核心价值观和如何做好人的问题。

一、当好信工的主人就要想干事

信工的存在不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虚无缥缈。而是靠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个一个学生、一个一个教职工所组成的。学院的一切都需要靠大家去维护、去管理、去耕耘、去创造。没有事业的支撑,信工这座大厦就会坍塌,事业就会走向衰亡。因此,信工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应该心里想着信工,为信工多干事、干好事。

想干事是一个主观意愿,是思想基础,是动力源泉。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做任何事情都是只有想到了才能做到。信工从一所中专学校成为今天的高职院校,从占地面积十几亩到一百六十多亩,再到今天的一千四百多亩,从第一轮评估专家指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到第二轮评估专家感到的震惊,等等,这一切都是由于学院党委想到了,学院党员干部想到了,全院教职工想到了,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去奋斗才得来的。

第一,想干事就要心里头装着事。当前,学院正处于巩固成果,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任务都很重、责任都很大。该想的事、该做的事、能做的事一个接一个,只要大家想做,永远都做不完。然而,有个别同志浑浑噩噩,游手好闲,觉得无事可做。上班喝喝茶、上上网、吹吹牛;有的今天孩子要开家长会、明天父母要过生日,隔三差五就得找个理由请请假;有的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做微商、开网店上,对于学院的事安排了的就应付一下,没有安排的就视而不见。心里不装事,自然就不会主动去做事,更不用说承担事了。

第二,想干事就要眼睛里看到事。每一个人在什么位置上,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是一种职责要求,不需要领导整天盯着,而应该自觉去做好。老百姓讲,要有眼色,眼睛里得看到活儿。就像在家里吃完饭就应该主动去把碗筷收了,洗干净一样,是不需要任何人提醒的。我们干工作也是如此,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就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想办法去完成。

第三,想干事就要脑子里明白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程序和章法,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只有脑子始终是清楚的、明白的,才能做到筹划周密、科学安排。有些人说,我也想干事,可我不知道干什么呀?这就是脑子里不明白。学院让每个部门都制定自己的工作标准,每一个人都制定自己的岗位职责,就是为了让大家都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都要明白学院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只有每一名教职工首先做到想干事,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二、当好信工的主人就要干正事

只有不断地形成和聚集正能量,才能赶走和压倒负能量,才能使人心越来越齐,风气越来越好,事业越干越大。干正事的过程就是一个聚集正能量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超越的过程。

所谓干正事,就是干与学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的事,干有利于学院改革发展的事,干维护学院和谐稳定的事,干提高学院知名度、美誉度的事。干正事,首先,要正确理解学院党委的决策意图。学院党委的决策应该说都是在把握规律、适应形势、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为了信工健康、持续、科学发展。因此,信工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应该十分清楚学院党委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抵制什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反对各唱各的调,各搞各一套。其次,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就是说,学院改革发展需要我们想什么就想什么,需要我们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在自己的职责岗位上,始终朝着学院既定的发展目标去谋事、去干事,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有利于自己就怎么干。第三,要自觉维护好信工发展的大局。把心思用在维护学院的和谐稳定上,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不瞎听瞎传,不乱评乱议,不挑拨离间,不说三道四,不拨弄是非。而是要讲规矩守纪律,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对待上级尊重服从,对待同事团结友善,对待下级关心爱护,使干正事成为一种风尚。第四,要珍惜信工的形象和荣誉。每一名教职工都是学院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学院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信工这个品牌。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要传播学院的好思想、好文化、好做法,而不能往信工这个名字上抹黑,更不能借题发挥、发泄私愤,真正在全院上下营造干正事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干正事,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使全院教职工知道什么是正事,知道怎样干正事。

三、当好信工的主人就要干成事

如果说想干事是主观动机,那么干成事就是客观要求。想是因,成是果,没有因就没有果。同样,光有因没有果也是不行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但要想到,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老百姓经常讲:光说不练假把式。要干成事,就要明白以下几个道理:

一是干成事与事情的大小无关。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与学院发展有关的事都是重要的事。信工每一名教职工分工不同,岗位标准不同,承担的职责不同,只要是立足本职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成了就是成事。比如,我们负责维修的同志,每天面对的都是安装一个灯泡、更换一个水龙头、修补一个门窗这样的小事。但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保证每一盏灯都是亮的、每一个水龙头都是好的、每一扇门窗都是完整的,就是成了事,就是为学院发展做了贡献。

二是干成事与能力的大小无关。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有的人善于谋大事、做大事。而有的人善于谋小事、成小事。为学院招到商、引到资、跑成项目、谈成合作,是成事的一种。把自己的课上好、得到学生的认可、受到学生的信任也是成事的一种。所以说,要求大家干成事,就是要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干成自己能干该干的事。而不是要求大家好高骛远,缘木求鱼。比如,有的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也不善于与人交际,学院非要让你去跑一个五百万的项目,那就是强人所难。只要是自己力量所及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了,那就是干成了事。

三是干成事与职位的高低无关。学院每一名同志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任着不同的职责,分管着不同的工作。职位有高低,权力有大小。并不是说职务高的就应该成事,职务低的就可以不成事。也不是说职务高的就应该多成事,职务低的就可以少成事。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应该努力去想事、成事,努力使学院形成人人都想事,个个都成事的良好局面。

四、当好信工的主人就要干好事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民要安居乐业,最基本的保障是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人人都能做到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好做,做人讲规矩,做事讲程序,不给社会、组织或他人找麻烦,就能做到干好事。

古人讲:知书达理,情同手足。每一名信工人,都应该成为明白事理的人、崇尚高尚的人、自立自强的人。做到这些,一要勤奋学习,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修身养性。二要珍爱自己,在不断反省中总结经验,提升素养。三要珍惜友情,在不断交流中,厚重情感。四要端正态度,在识别是非中凝练自己,升华身心。五要顾全大局,在不断审视中放开眼界,奉献自己。只有这样,信工才能创新发展,信工人才能感到和谐幸福。

信工是一个集体,是一级组织,是所有信工人施展才干、成就事业的舞台。只要大家站在世界的高度、事业的高度、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用心去呵护、去壮大、去创新,就会使信工的事业不断跨越前行,就会使信工的形象不断靓丽,就会使信工人的生活美满幸福。

“讲党性、守纪律、懂规矩、纯心灵”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是确保我们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的本质要求,是规范行为、激发动力、纯洁队伍的内在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和信工人都应该认真反省、深刻剖析、强化认识、改进改正,以实际行动治庸、治懒、治散、治拖,以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优秀的品质、更加勤奋的工作,为早日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学好党章 做守纪律懂规矩的党员干部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纪委书记 赵惠娟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13日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大家知道没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

一、学好党章严守党纪

《党章》规定党的纪律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 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简称党纪,即党的各种规矩。

纵观党史可以发现,我们党90多年艰难曲折的奋斗正是靠着纪律和规矩一路走来。历次修改党章对“纪律”的规定。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特别重视纪律建设。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涉及纪律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和突出位置,奠定了“纪律立党”的基石;二大党章首次将“纪律”单独成章,第一次强调了加强纪律的重要性,第一次明确了中央机构职权划分及党纪规则、审批权限,第一次对党员组织纪律作了严格规定,第一次明确了财经纪律;三大、四大党章大体保持了一致;五大党章对纪律作出全面修改,突出强调“严格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及全体党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还首次以专章规定设立监察机关;六大党章突出贡献是第一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不足之处是撤销了刚刚成立的监察委员会,导致党内监督“有纪律,无组织”。七大党章第一次把纪律写进总纲,同时首次将“四个服从”作为党的组织纪律予以确立;八大党章是执政后第一部党章,确立了党的处分体系,是党章的发展期。九大、十大既没有“纪律”专章,又取消了监察委员会,这就是党内监督“无组织、无纪律”时期。十一大党章是文革结束重生期,重新树立纪律权威,在总纲中增写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内容,提出“不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和“遵守党纪国法,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等纪律要求。首次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二大党章在纪律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的规定都更加严格,更全面具体地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把纪律要求纳入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十三大党章修改不大。十四大党章首次把“从严治党”写进党章;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党章关于党的纪律条文中有比较清楚的反映,找到了党内监督“既有组织,又有纪律”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十八大党章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纪律建设再上新台阶。

着眼今天。我们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不严明纪律,就会失去力量。苏联解体前,党员公开反对党的决议、对抗党的政策,从无视纪律到破坏纪律,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建国时20万党员、卫国时200万党员、到2000万党员时党却亡了,而且还亡了国,根源是什么?无组织、无纪律。教训十分惨痛。我们的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守纪律更加重要和紧迫。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守纪律。

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员,是党的人;是党的人,就应该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同时告诫全党,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党纪,高于天、重于山,遵守党的纪律必须是无条件的!

党的纪律是“高压线”, 谁碰谁“触电”。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从根本上说,就靠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法规。因为纪律就是带电的高压线。有人问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就是因为人人都想抽一块砖拿回家“辟邪”,你拿一块我拿一块,最后就倒了。这就叫我行我素、自行其是,大家想想今天违反一条纪律,明天违反一条纪律,那么党和事业的大厦迟早也会坍塌。毛主席说过,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二者都不可少。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纪律、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否则谁越过红线,谁就要付出代价。

二、敬畏党章恪守规矩

党的规矩就是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现实工作中,规矩就是已经定下来的政策、制度、要求、办法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总体论述。概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立规矩、守规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看看我们周围无视规矩的不良惯性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对纪律规定置若罔闻,干工作松松垮垮,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为组织考虑;一些人向组织讨价还价,达不到目的就发牢骚、讲怪话;还有一些人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口无遮拦;一些党组织也“好人主义”,对违规违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说明我们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这些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无视规矩、不讲规矩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团团伙伙。二是搞本位主义,阳奉阴违。执行决策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表面是工作问题,实质是纪律问题。三是搞自由主义,乱发议论。总体看,乱规矩、坏规矩的人往往有以下危害:一是不讲原则;二是不讲纪律;三是不讲正气。事实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规矩立不起来、严不起来,很多问题往往就会产生出来。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就要从守规矩开始提高党性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把自已的言行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最起码的规矩要求,也是对个人最大的保护。

三、遵守党章做守纪律懂规矩的党员干部

守纪律懂规矩要做好“五个必须”。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守纪律懂规矩要忠诚干净担当。“举头三尺有纲纪”,有权不“任性”,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领导干部唯有敬畏党章、敬畏法纪,恪守“三严三实”,才能慎初慎微慎行,确保忠诚干净担当。

守纪律懂规矩要依法治校、依法从教。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作为学校的党员干部,应遵守的纪律与规矩更多更具体。一要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二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和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依法治校、依法从教。

总之,纪律靠执行,规矩靠遵从。“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已不单是思想动员。我们相信,无视党纪国法的党员干部,必将付出惨重代价。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严也是一种爱。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就好比唤醒一个人的交通规则意识——“红灯停、绿灯行”,启动了党员干部的自我保护模式,其意义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只有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对党章党规切实怀有敬畏之心,才能成为真正守纪律懂规矩的党员干部。

供稿:纪委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