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扎实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3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织带领学生一行30余人赴河北博物院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秋红、党总支副书记刘从立带队,特别邀请学院外语教育培训部主任、河北博物院志愿讲解员张桂萍老师进行讲解。
本次活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石榴花开 同心铸梦”系列活动之“文物话中华:多元一体民族共融”。师生们首先参观河北博物院的“长城两边是故乡——冀蒙古代文物精品展”,在这里,成晓丽老师进行了现场教学,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交流。然后在张桂萍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引领下,学生们通过一幅幅生动史料、一件件珍贵文物,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脉络。随后张桂萍老师又带大家探寻了河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聆听了历史文物的声音。

通过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更为深刻领悟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今后,课程组将继续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这一课程的优势,精准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求,不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以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更为新颖的表现形式、更为精巧的构思布局,不断深化课程建设。